对创业的一些理解

对创业的一些理解

1.1 平台基本做不成。这个是创业常识。双边启动难度极高,要同时搞定人(需求)、货(供应)、场(撮合交易的场景),难度不是小团队玩得起的。

1.2 不管是垂直整合,还是水平延展,都是基于你的核心能力。 说人话, 垂直整合 = 一个人把解决供应、拉动需求、撮合交易,全扛了。所以,才需要聚焦单一行业的细分领域,不然做不透。 水平延展 = 复制,把单个优势能力,横向迁移到其他市场、其他行业去。

2.做CEO是需要打开耳朵广泛听,关起门来独立决策的。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:不管如何提升沟通效率,给你反馈的人,也不可能有你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和业务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所有人的建议,都存在狭隘和认知偏差。需要CEO综合分析、独立思考,找出一个中立的答案。这个过程没有人可以代劳。 不听建议,可能死。除非你的认知能力远高于其他人。 听建议,完全照着做,一定死。听多了,还会发现观点之间彼此冲突,让你怀疑人生。 听建议,不批判,不评价,只确认澄清,然后不按着建议要求的方式做,才有生机。

3.战略是大方向,基于客观规律和价值观,是必须由CEO来把控的。 战略方向定准的情况下,共创才有意义。 共创是充分利用集体智慧,启发灵感、顺带拉近人心的工具,产出的结果可以用来优化局部的逻辑。 但是,大的方向,一定是CEO来把控。

4.靠信息差的生意不长久,因为门槛太低。门槛低,回报又高的事情,一定会吸引资本的关注,蓝海市场迅速变成竞争激烈的血海市场。小个体怎么跟大资本对抗? 更难做,但也更值得做的,是靠认知不不对称的生意。 就是同一个事情,都在你我眼皮底下,你当作垃圾丢了,我从中看到商机、做成一门生意。 所以说,认知能力是硬通货。

5.其实和第3条是呼应的,以价值观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战略,才是稳定的。建立了原则,有了“我不做什么”的边界,环境动态变化时,才不会慌,才不会怀疑自己的判断,不计较一时的得失。

6.不确定是常态。 一个推论是:任何能总结出来的套路,都会快速失效,而且以后失效的速度会越来越快。 寻找不变的因素,依靠的是常识、对客观规律的认识、对事情本质的理解 —— 这些都在自然科学和人性里。 另一个推论是:以后做生意,书读少了、见识少了、知识范围窄了,真不行。 7.这里的努力不是996那个意思,是指有效的努力。分两个层次。

7.1 面对成功,要冷酷无情的用逻辑去拆解,正确的归因,诚实客观分辨,有多少比例来自运气,有多少比例来自于能力、能力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。

7.2 面对失败,要冷酷无情的用逻辑去拆解,去修正决策的逻辑、做事的过程。 不满足以上两条的努力,是“你觉得的努力”。

8.和第2条意思相近。逻辑是,CEO必须比其他人有更高的认知水平,但是更高的认知水平往往意味着不容易被理解,尤其是短期利益和长期目标相冲突的时候。 我认为,所有创业的人都要有个心理准备:不要试图被理解。那是奢望。 “被理解”从来不该是CEO的考量重点,职责只有:发现有价值的问题,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。就这样。

9.机会变成广泛共识 = 解决方案已经批量出现 = 竞争加剧 = 失去利润空间

10.原文说的协同关系,是放在企业里讲,说的是组织设计。 如果把范围缩小成一个MVP,可以变成一次运营活动的规则设计。 这个规则,一定不能反人性。我自己的才过的坑有: (1)只有一方得利益 (2)规则过于复杂,执行困难,反而偏移了制定规则的初衷 (3)合逻辑,不合情理 —— 人不是机器,有感性的成分在

11.中台这个概念,放到小团队里,可以理解为一套可以反复调用、提升效率的规则,类似标准化流程。 重要的是搞清楚时间顺序: (1)正确示范:先有业务目标,干,发现有重复劳动的部分在影响效率,开始总结沉淀流程和方法 (2)错误示范:先总结流程 / 购买流程,调整,用,发现不好用、发现不能帮助提升效率,弃用。 一切的出发点,都是业务目标。所有的规则都是附属工具,应该跟着目标走。

12.字面意思,没啥好说的

13.第一眼没看懂,先跳过 14/15 是在公司内部讲,涉及团队协作,我单干回避了这个问题。。。

16.算是做领导和CEO要做的另一个心理准备吧:你没有说“我不知道”的权利。当手下的人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,你就要顶上。那个时候,谈“CEO不该插手业务细节”没有任何意义。

一个推论:CEO必须要亲历过一线业务

VIP资源,均为本人付费购买! 客服微信:yk201013 冒泡网赚_分享网络赚钱项目 » 对创业的一些理解
赞(0)

评论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
永久会员59.9元名额剩余5个 即将恢复199元
支持自助开通也可以联系微信客服yk201013开通
终身会员有专属的群,联系客服进群